1956年,美国纽约大学一批儿童发展学家长期追踪观察一群婴幼儿,发现他们除了在生理以及智力上的差异之外,也拥有不同的个性特征——这就是“气质”。儿童发展学家把气质分为九个项目来评估:
活动量
活动量大的孩子喜欢动个不停。好动的特点,经常让父母手忙脚乱。而活动量小的孩子,则喜欢一些比较安静的项目。
指包括睡醒、饮食、排泄等生理时钟的规律性。
趋避性
指孩子第一次见到新的人、事、物的時候,所表现出来的,要么接受、要么退缩的态度。喜欢“回避”的孩子,在接触任何新的人、事、物的时候,大多退缩。相反,“趋”类的孩子,基本上很容易与人打成一片,接受任何新事物。
适应度
指融入和接受新的人、事、物的难易程度。
反应强度
指对外在刺激的反应,或者喜怒哀乐和需求表达的强度。
反应阈
指引起某种反应所需的刺激量,除了包括视觉、听觉、触觉、味觉、嗅觉之外,还指察言观色的能力。
指一个孩子外在的表情是快乐、友善还是不快乐、不友善。
指将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另一个刺激的容易程度。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孩子,很容易因为外界刺激而产生反应。
当孩子正在从事的某件事情,遭到外力阻碍的时候,他们克服阻碍而持续下去的程度就叫坚持度。
以上这九种气质,其实在本质上没有好坏之分,但教育教养的效果却受到家长和孩子气质配合度的影响。作为家长首先要懂孩子,然后再针对孩子的不同气质因材施教。
针对以上九种气质类型,需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养方式。
对于活动量过高的孩子,家长可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,每天提供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让孩子发泄过度的精力。因为绝大部分精力消耗掉,所以当他们需要安静地从事某些活动的时候,他们会表现出相对的配合。
而对于只喜欢静态活动的孩子,家长首先应该尊重,再逐步引导和鼓励他们从事一些比较温和的运动,来增加他们对于运动的兴趣和信心。
对于规律性很差的孩子,需要利用外在环境的限制来增强他们的规律性。
对于过度规律性的孩子来说,由于生活作息缺乏弹性,导致他们对于突发的改变格格不入,这个时候可以适当让孩子的生活增加弹性,比方在有规律的生活中,临时增加个别孩子感兴趣的活动项目。
对于趋避性属于“避”的孩子,可以在他们熟悉愉快的情景中,开展崭新的活动。并且,他们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进入状态,家长应该积极引导,让孩子反复学习了解,促使他们的改变。而对于极端“趋”的孩子,家长要教会他们放慢速度,了解事物全貌,并具备一定的辨别能力。
如果一个孩子适应度很差,那么他就需要更有耐心地,以循序渐进和交互抑制的方法,来接受新鲜事物。
比方,在孩子准备进入幼儿园的前几个月甚至半年左右,家长可以在互动的时候讲有关幼儿园的好玩故事,带着孩子观摩幼儿园里老师和小朋友愉快游戏的情景,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对幼儿园不再陌生,这样孩子才有可能慢慢接受并且适应崭新的生活。
孩子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的程度,不一定和他们内心真正的感受等量。反应强度激烈的孩子,他的好恶表现会超过他实际的情感程度。家长不应该被孩子表面的反应强度蒙蔽,同时也要教导他们以适当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反应强度。
而那些反应强度微弱的孩子,很容易让人忽略他们的喜怒哀乐,让人感觉他们没有脾气,所以他们的需求比较难以察觉。作为家长要提高敏感度,鼓励孩子用适当方式大胆表达他们的反应。
对于反应阈低的孩子,接受他们的敏感性,不要认为他们是来“找事儿的”。反应阈高的孩子,也就是感觉比较迟钝的孩子,可以经常提醒、询问他们的感受,或者用其他感官系统的帮助。
情绪本质正向的孩子,要考虑他的开心是不是他真的很高兴。而情绪本质负向的孩子,即便收到喜欢的玩具,可能也没什么表情。家长要学会辨别,并且通过观察孩子的表现来进一步判断。
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孩子,家长要随时关注并提醒。在学校,尽可能坐在离老师比较近的位置。在家里,尽量减少环境的干扰。面对注意力不容易分散的孩子,要转移他们的注意力,就要找到他们最感兴趣的活动或者物品来吸引他们。
坚持度高的孩子,非做到底,非找到答案不可。而坚持度低的孩子很容易就放弃,他们无法感受到克服困难之后的成就感。面对这样的孩子,家长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,把一件工作分成几个部分,让这件工作比较容易完成。
了解孩子的九大气质理论,可以在教育过程中找出亲子互动的最佳方式;了解孩子的脾气产生的缘由,教会孩子更多表达自己的方式,不仅能减少孩子这种行为的发生率,也能以此推动日常教学。